办学理念及校史
明德之初心
延续初代校长吉田幸雄先生创建明德私塾时代的志向,而成立的明德义塾中高等学校。
建学精神
德·体·智,三位一体
全面发展的育人教育
优良的品德建立在健康的体魄和知识教育的基础之上
利用本校初高中一贯制的教学优势,向学生提供高品质[学校全面教育课程],面对全校学生,在体育,文艺方面开展[全员社团制度],以及在日本国内十分罕见的初高中·男女混校的[住宿制度]。
教育目标
成为优秀的明德人!
本校升旗仪式中
联合国旗帜和日本国旗一同升起
培养拥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型人才
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
日本幕末和明治初期的翻译家中滨万次郎(ジョン万次郎)当年启程的港口正是我校龙国际校区所在地。中滨万次郎先生也正是从这里开始了他的传奇之旅,最终成为了日本和美国交流史上的桥梁。在全球一体化的当今,我们深知,培养拥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型人才,成为国际交流的基石的意义和深远性。我们期待在明德校园里生活的孩子们,可以成为跨越国界,跨越语言,跨越文化的[明德人(=地球公民)]!
校名的由来
大学之道在明明德
出典「大学」
明德一词,出自中国古籍四书之中的[大学]一节。明德之意,即在于弘扬天地自然之法则,以及古人正大光明的高尚品德。更是能够使人仁爱敦睦,明理向善,达到最完善的精神境界的起点。
校徽的由来
即使被踩踏
也顽强盛开的蒲公英的笑容!
明德的校徽是以蒲公英花朵为原形设计而成的。蒲公英所具备的,即使被踩踏,也能顽强盛开的生命力;自由自在无论到何处都可以扎根生长的适应力,不正是我们培养人才的理想和目标吗?校徽外侧的三片叶子代表着我校[德·体·智]三位一体的建学精神,中心位置的圆形花芯表示相互协力,合作进取。
沿革
- 1972年
- 学校法人明德初中 许可
- 1973年
- 建立明德初中
- 1976年
- 建立明德高中
- 1978年
- 第一所姐妹校签约 澳大利亚Bunbury Cathedral Grammar School
- 1984年
- 改名为明德义塾中学校·明德义塾高等学校
- 1986年
- 设置特别进学班(相当于中国快班,尖子班)
- 1987年
- 设置英文班(相当于中国国际部,国际班)
- 1991年
- 设置日文班(专属于留学生日语教学)
- 1997年
- 设置中文班
- 2001年
- 龙国际校区建成使用
- 2002年
- 高圆宫 殿下来校参观
- 2013年
- 建校40周年
初代理事長石元鉄造
初代校長吉田幸雄
二代目校長上田茂男